第三百一十一章 送去投胎-《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问题是真的是福音嘛?

    如果真的是福音,庄建业就不会一次次寻求突破H公司的限制,而是如刚进永宏厂时一样,做个混吃等死的咸鱼不好吗?

    究其根本还是在原材料、标准和市场被人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航空生产厂只能沦为人家的打工仔。

    也就是H公司是个皮包公司,在技术上做不到完全把控腾飞厂,但那些真正的航空巨头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在这方面做到,不说别的,眼前这套被锁死的柔性工装设备便是典型的例子。

    你想生产其他产品,根本就做不到,如果放在其他合资厂内又会如何?

    除了生产航空巨头们制定的产品外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如若不然,国内航空工业帮着国外航空巨头生产了那么多波音737,787,;麦道MD—80,MD—90的尾翼、垂尾、机翼、机身承重结构、甚至是部分内部线路。

    按理说对大型客运飞机里里外外都摸了个通透,怎么偏偏到自己造大飞机的时候就那么难呢?

    直接把生产那些机型的参数转一下,大飞机的几个部件儿不就出来了?

    如果真这么简单,大飞机早就满天飞了。

    国内航空工业生产了不少大飞机部件儿到是不假,问题是那都是在人条条框框里任劳任怨才有的成果。

    一旦你想跳出樊笼,自己搞一套,对不起,已经锁死的工控软件和执行标准全部作废。

    换言之,以往多年习惯使用的所有设备,能继续使用的还不到两成。

    这就好比准备上战场去抓舌头的特种兵,浑身挂满了超一流的单兵装备,结果摸到对方阵地一看,NM,配的子弹口径不对;挂的手榴弹拉不开保险;最坑爹的是靴子上的匕首,就很焊死了一样根本拔不出来。

    眼瞅着那个叫“大飞机”的舌头就在眼前晃荡,愣是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把它拿下,那种心情简直日了狗。

    其实不止是大飞机,国内不少机型都遇到这类问题,只不过没有大飞机的影响力大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