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先不说张伟那边有什么想法。 随着工作机器人的上线,不少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东市,一家服装代工厂的车间内。 “秀梅姐,你看那台机器人,它今天上午的产量,是我们两倍还多。” 旁边一个年轻的女孩压低声音,语气不满的说道。 王秀梅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加快了手上的速度。 但越是着急,手指就越不听使唤,一根针不小心扎进了指尖,渗出了一颗血珠。 她把手指含在嘴里,目光再次投向那台机器人。 心中渐渐升起了怒火! 等到下班的时候,其余工人发现那台机器人今天的产量非常高,是他们的三倍。 “这还让我们怎么活?” 一个中年男人猛地将手中的布料摔在桌上,粗着脖子吼道。 “我们累死累活一天,才是机器人的三分之一,这公平吗?” 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心中的那团火。 “就是!凭什么!我们手都快摇断了,才赚几个钱?” “主管!这不合理!计件工资是按人的标准定的,现在机器人来干,它的工价不能和我们一样!” 工人们纷纷围了上来,将主管堵在了中间。 “你们吵什么吵!” 车间主管是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他用力拍着桌子, “规矩就是规矩!当初签合同的时候都写得清清楚楚,按件计酬,多劳多得!” “可那是机器人,我们是人!” 王秀梅站了出来,红着眼睛质问道。 “它不知道累,不知道饿,二十四小时都能干!我们拿什么跟它比?” 主管眼见情况不对,于是耐着性子安抚道: “大家也不要激动,国家不是说了吗,这只是第一批,以后你们都会买到一台机器人的,现在还是再忍忍吧!” 这番话让所有人的火气都消了一些。 类似的一幕,正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工地、仓库中上演。 人与机器的矛盾,拥有者与劳动者的矛盾,幸运儿与失意者的矛盾,如同雨后春笋般, 在“一人一机”政策推行的模式下,疯狂地滋生出来。 一份份关于劳资纠纷、社会治安和群体性事件的紧急报告,雪片般地飞向了国都。 罗瑞祥和张云峰看着汇总上来的数据,眉头紧锁。 “问题比我们预想的来得快,也更复杂。建筑业反馈,机器人操作塔吊等重型机械的资质认定流程还没建立。 物流业在询问,机器人连续工作的法律界定和保险归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