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爱华手持对讲机,向所有人吩咐道。 “一组匹配无误。” “二组匹配无误。” …… “十组匹配无误。” “很好。”刘爱华放下对讲机,目光投向了其中一块分屏。 屏幕上,是一个戴着口罩的年轻人,正半在病床前,给一位头发掉光、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老人喂水。 “妈,别怕!就是打个针,跟平时输液一样。” 年轻人强颜欢笑,声音却在发抖。 他就是那个在病房里看到新闻后喜极而泣的儿子,名叫王强。 他的母亲,是胰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肝脏和肺部,医生断言,活不过一个月。 在接到入选通知的那一刻,王强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老人浑浊的眼睛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病房里那些闪着指示灯的崭新仪器,她虚弱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她其实什么都懂,只是不想让儿子更难过。 上午九点整。 刘爱华拿起话筒,对着总控台下达了命令: “哨兵临床试验,正式开始!” 命令通过内部通讯系统,传达到每一个隔离病房。 早已等候在旁的医生和护士,将一支装有无色液体的注射器,扎在了患者手臂上。 王强看着这一切,眼睛死死盯着那管缓缓推进的无色液体。他的手心全是汗,心脏跳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总控中心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大屏幕上,一百位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曲线平稳如常,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迹象。 “报告刘老,哨兵已进入所有患者循环系统,未发现排异反应!” “生命体征平稳!” “蜂群算法已在各体内激活,开始自主索敌,目标锁定中……” 负责数据监控的研究员,语速飞快地汇报着。 刘爱华的目光锁定在中央一块最大的全息投影上。那上面显示的,正是王强母亲体内的实时模拟影像。 无数微小的蓝色光点,正顺着血液奔涌,迅速遍布全身。 几分钟后,当大部分蓝色光点汇集到胰腺和肝脏那几片散发着不祥暗红色光芒的区域时,整个总控中心里,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第一批次,抵达病灶区域!” “信息素标记开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