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身边的电话,声音都变了调: “给我接兵器工业部!我要知道,这份图纸是哪个团队设计的!不!我要见他!我必须见他!” 同样的一幕,也在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内上演。 一位年轻的女博士后,看着屏幕上模拟出的靶向药分子结构与癌细胞的结合过程,整个人都呆住了。 完美! 近乎百分之百的靶向精度,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趋近于零。 “王教授!” 她冲出办公室,几乎是吼着对她的导师喊道, “快来看!我们关于GLP-1的所有猜想,都被这份资料证实了,而且它给出了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最终解!” 而在千里之外的精密仪器制造厂里。 一位享受着国家最高津贴的老工匠,正戴着老花镜,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打印出来的,关于“0.5微米级加工中心”的结构图。 他的脸上,满是痴迷与震撼。 “这个主轴的传动设计,原来可以这样搞……” “还有这个刀库的算法……疯了,真是疯了,这能把换刀时间压缩到0.1秒以内……” 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问询电话,雪片般地飞向了国都。 “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技术资料?” “设计者是谁?我们要和他交流!” “请求解密资料来源,这对于我们后续的研发方向至关重要!” 然而,他们得到的回复,永远是那句简短话语: “此为国家最高机密,你们的任务是验证、吸收、制造,严禁打探来源。” 这个回答,让无数科研人员意识到国家层面,恐怕是得到了什么外星科技? 不然以前怎么不拿出来。 一时间,整个炎黄国的科研体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效率,高效地运转了起来。 无数个曾经的瓶颈被突破,无数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即将变成现实。 一场科技领域的“星火燎原”,已然开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