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回 青云山整顿-《水浒大枭雄》
第(2/3)页
“每月工钱三贯,天天吃肉,还有免费米粮补贴……”当费珍说出旷工的待遇后,人群再次骚乱。只是这次是惊呼声不断:“甚么?当真如此?”
“啊~,有这么好的事情?”
“要真是这般,那太好了,我愿意干。”
“对对对,我也愿意干,比给人种地强。”
“算俺一个,军爷,说话算话,到时候发放例钱。”……
人群中呼喊声此起彼伏,人人喜气洋洋。
费珍看到这幕群情激愤满意点头,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当即大笑几声,铿锵有力地给予保证:“哈哈哈,那是当然,绝无虚言,当场兑现。只要来登记领工牌,会从上个月工钱结算。”
说话间,竺敬带人抬着一箱箱银锭,一筐筐铜钱过来。摆放几条桌案,铺上笔墨纸砚,有人来负责登记。分为筛选兵卒,登记矿工两部分。
一是征兵,要求自然是按照标准。
二是矿工登记造册,领取的工钱,给真金白银。
那满箱银子,铜钱诱人。当有人怀着尝试的心态上前来,真的领到工钱,一下子使人群轰动了。最初是乱糟糟,一窝蜂地涌来要入职官府。最后还是官兵出动喝斥,队伍才排成几条队。
年龄,身高,身体素质等方面合格的进入军中训练。而那些年纪偏大或没有入选的则成为矿工。登记造册,也按照营,都,队编制来划分。
黄安这么做,他是有心想训练出一支专职采矿冶炼的队伍。培训专职人员,为将来探矿,采矿做准备。沂州矿脉丰富,金矿,银矿等矿脉不在少。而青云山正好用作训练,来练练手。
这数千青壮劳力能稳稳地掌控在手中,消息不会走漏。这条大型银矿暗中开采冶炼,积累财富。
进展比较顺利,却也有一些例外。
就是不少商贩,不愿编入军中,也不愿卖苦力。于是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商议,最终找了过来。
“几位军爷,我是毫州商贩,来沂州做些小买卖。去年被劫掠上山,家中妻儿老小等着我归家。行行好,放我回乡,此间事不会说半个字。而且在下也会送来一份厚礼,权当赎买之资。”
一个四十来岁的高瘦汉子满脸恳求地说明情况。周围聚集大商队成员或小商贩,无不是点头附和。皆是声称不当兵,不挖矿,愿奉送钱财。
对于这些颇有些家资的商贩。
费珍的确是有点犯难,不过却也想到了办法:“诸位,这个事情比较难办,消息是要保密的。你们也不要急,先容我等汇报。我个人觉得你们最好是成为济州官商,这样双方有利益牵扯,互相依存。否则空口白牙,他人也不放心……”
“先修书一封,到时有人送回家中,报知平安。反正上山时间不短,两三个月想必等得起。把事情处理好,对彼此双方有利,也越发方便。”
“嗯嗯,对对对,军爷说得是,一切全听安排。”这群被劫掠上山的商贩也没好办法,只能如此。可仔细想一想觉得这样也不错,成为官商有靠山。以后走南闯北做买卖交税少上不少,只要把交代的事情办好,远胜以前的摸爬滚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