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宏观和微观-《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1/3)页

    北都的雨已经变小了,开始以阴天为主,偶尔甚至还可以见到太阳。

    南祝仁在收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和重晖、石倩浅两人碰面,随后跟着白庆华一起乘坐动车到达距离灾区最近的集合地点。

    立刻有负责对接的工作人员带领一行人更换交通工具,登上大巴车。

    随后,沉默了一会。

    除了几个亲传弟子外,白庆华还带了两个公司里面的骨干咨询师。

    如果南祝仁没有记错的话,这两个咨询师也是在中国心理协会有行政职务的,属于督导级别的大佬。白庆华不在的时候,就是这两个咨询师负责给公司里面的新年轻人开案例交流会,进行培训。

    编写救灾心理援助指导手册这种学术性的工作肯定是和他们无关,但能够借着白庆华的渠道参加这次志愿工作,对于他们的履历来说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两个咨询师见到白庆华的三个弟子之后都露出了温和的笑,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攀谈起来,询问起他们最近的咨询问题。

    不过很快,他们就很识趣地略过了南祝仁,把这种“指导”集中在了重晖和石倩浅的身上。

    噔——噔——

    脚步声响起,陆陆续续有其他单位的心理援助团队也登上了大巴。

    白庆华一行人的声音小了一些。

    又过了一会,临时的负责人清点完车上的人数,大巴缓缓启动,正式往灾区的方向行驶。

    路途很长,南祝仁直接选择闭目进入梦境心理咨询室去复习自己这段时间来接触的资料。

    中间醒了几次,都是在途中停顿、接受检查,或者说休整的时候。

    道路多处中断,他们不得不数次换乘车辆,同时车上的人也越来越多。

    “师兄,怎么了?”突然,南祝仁察觉到重晖有些异样。

    顺着重晖的目光看过去,南祝仁注意到了一行大约六个人的团队。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和白庆华年纪差不多的教授正在闭目养神,显然是团队核心。

    而另外一个梳着背头、好像打了一斤发胶的三十来岁的老师,正同样用意味深长的视线回看白庆华的团队。

    直接和重晖的眼神对上了。

    然后,在某一个时刻。

    “咳咳,各位老师。”

    南祝仁就看到一斤胶老师站了起来,清清嗓子之后,吐出一个较为保守也较为合适的称呼来和现场的众人问好。

    显然是要接过“主持”的角色。

    一斤胶老师露出谦逊的笑:“各位老师有不少认识我的,但也有不少新面孔,所以我还是要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焦’,老师们叫我‘小焦’就行。”

    ……

    从接到消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四个小时的时间。

    救人如救火,大家现在身上都充斥着舟车劳顿的疲惫。

    但大巴车上不少老师依旧对一斤胶老师露出善意的表情,似乎是之前有过合作的关系。

    一斤胶老师此刻能够站起来,显然他的团队在这次的任务中是处于指导的地位。

    而他的老师此刻在一旁老子神在地闭着眼睛,显然就是派出一斤胶老师作为自己的舌头。

    也就是说,这次活动中,一斤胶老师就是整个“心理援助团队”明面上的负责人了。

    眼下,他正尝试着去制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心理援助基调:“像是我们这么大、这么正规的团队一起出行,在国内可以说是首次。也就是说,我们这次出动采取的方案很有可能变成之后的指导案例。”

    “但是在早上的时候我已经和前线的医疗管理人员联络过,前线的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大家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这句话说得没什么问题:抛出大饼让成员沸腾一下,然后再用严肃的情况把情绪重新稳下来,一起一落间调动大家的情绪。

    同时措辞也都很合适。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到场之后尽快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包括心理筛选、心理培训以及心理干预的组织框架,具体的策划案我们已经打印出来,还请各位老师趁着现在到现场还有一点时间先熟悉一下。各位老师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多多指正,我们尽快先把方案定下来,等到现场之后直接开始实施——”

    说着,一斤胶老师一挥手,身边有个黑眼圈厚得像是熬了三天三夜的老师掏出一个背包,从里面掏出提前打印好的方案依次分发给车内的人。

    同时,一斤胶老师也像是做会议汇报一样开始解说起这个策划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