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事实确实如此。让来访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扮演另外一个人,很可能给来访者唤起一种类似于“过家家”的羞耻感。 除非来访者本身就是演员或者相关的专业从业者,但是这又可能会造成其他的干扰因素。 南祝仁点头:“是的。所以我才会把这个环节放在【团辅】的最后,等到和团队成员们构建了足够坚实的关系了,再去施展。” “只要来访者能够克服【角色扮演】一开始的生疏,等他沉入进去所扮演的角色之后,认知方面的成长就会非常迅速。”南祝仁解释,“当然,配套的气氛营造、主持人语言引导什么的也很重要。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削弱【防御】。” 小赵老师点头:“但最后你不是靠着其他学生营造出来的气氛代替了这个效果吗?可是客观上来讲,这种气氛营造所造成的效果是更加不可控的吧,也更加容易激发激烈的【防御】。” “南老师你让这种气氛代替【角色扮演】,真的巧妙到……嗯,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是该怎么判断现场出现了这种气氛,又怎么判断这种气氛是良性的,不会因为其不可控性让来访者脱离团体呢?” 听着小赵老师的话,南祝仁眨了眨眼睛。 这个问题,还真的非常值得说道。 但,实施起来确实不是很现实。至少对小赵老师来说不是很现实。 南祝仁能够判断这种气氛,是因为他有【微表情分析】。 他不怕这种气氛失控,导致张子豪破防离开,是因为他有【情绪安抚】乃至于【情绪感染】等等的能力。 所以他可以穿花蝴蝶一样地去尽情操作这次【团辅】,追求这次【团辅】的最佳干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团辅】的容错率真的很高。 “我没法做出这么精准的判断。虽然从事后复盘来看,一切似乎都很巧妙地产生了良性的化学反应。” “但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我并没有进行这么多负责的思考和衡量,只是下意识地顺势而为了。” 南祝仁最终还是把指导的等级降格到了寻常咨询师的层次,没有去和小赵老师说里面的弯弯绕绕。 小赵老师眨了眨眼睛。 “如果是你自己在操作【团辅】的话,其实不用管现场气氛的变化,按部就班地继续【角色扮演】也可以。” “至于张子豪因此【防御】加强或者【破防】,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这毕竟只是一次【团辅】而已,你不能够要求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获得完美的疗愈效果。” “等之后一对一咨询的时候,再去找张子豪好好聊就行了——事实上我之前也是这么打算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