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闺学-《嫡女医妃》


    第(2/3)页

    王家的家学声名显赫,盖因但凡有人参加春闱都会杏榜题名,百年无人落空。

    “大太太何必担心,无论如何,五少爷都是大姑娘血脉相连的弟弟,比起二房三房,总归是要亲一些。”

    “这话说得是,大姑娘一向都很聪明,这点子道理,她比谁都看得分明。”夏氏突然想起昨日给雾知夏的银票似乎少了些,她道,“你说,我该送点什么给知夏才好?虽说知夏对熙哥儿好是应该的,可天底下哪里这么多应该?”

    “大太太,据奴婢看来,大姑娘想必是在谋点什么,若是奴婢没有看错,大姑娘应是想把先大太太的嫁妆拿到手。姑娘家手里没点来头,买点什么都束手束脚,不若依奴婢的,大太太在京城里挑一家铺子,送给姑娘,姑娘买什么就不缺银子了。”

    这话说到了夏氏的心坎上了,她也觉得挺好,便让田嬷嬷把她的铺子单子拿过来,左右权衡,既要地段好能来钱,又要铺子不大,免得拿出来太打眼,知夏不要,还要离家不远,知夏能时常去看看,最关键的是女儿家能过问的生意。

    这就颇有点难度了。

    挑来选去,选了一家清乐茶坊,夏氏问道,“铺子门面不大,一个月一百来两银子的进项,不多也不少,平日里我也能贴补一些,老张头父子俩人又本分,进货的渠道我也能盯着些,知夏那么聪明,对茶叶所知也多,王家又在南边种了好几千亩茶叶,这铺子,你瞧,给知夏如何?”

    田嬷嬷思考了一番道,“且看大姑娘怎么说?”

    “也是,等她晚些时候回来了,我再找机会跟她说说。”夏氏又开始愁了,不知道该如何与雾知夏开这个口,万一她觉得自己有所图,怎么办?

    雾知夏并不知道自己很快就又有进项了,她穿过夹巷,才走到正堂的后面,便遇到了雾知惠,二人一起前往闺学。

    闺学设在春晖堂北面的丛绿堂,之所以选这么个处所,之前是为了就近雪碧柔,不让她多走路。如此一来,住在雾家东路的几房姑娘们就不得不走远路。

    春寒料峭,夏日暑热,秋风萧瑟,冬雪纷飞,都是免不了的苦。

    穿过正堂,从小花园东面的门进去,便看到一带粉垣,一丛芭蕉,一片修竹,数盈房舍掩映其中,入门曲折游廊,阶下石子铺成甬路,三间房舍两明一暗,宽敞明亮,里面摆着桌椅板凳,迎面便是书香墨气。

    雾知夏已经有十多年不曾来过这里了,这也是她前世幼时待得最多的地方,在这里读书、习字、弹琴、学画。

    雾家的女儿们年满六岁便需入闺学,请的多是一些女大家教授琴棋书画,每旬都要和男子一样接受老太爷的考校,学得不好,也要受罚。

    雾知夏一向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她的左边靠窗坐着雾知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