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不管怎么说,在礼教森严束缚颇多的大明朝,对于未出阁的女子而言,想要出门游玩一次,那绝对是个万分麻烦的事儿。 而热闹非凡且为新的一年祈福的上元佳节,则是她们少之又少的一次机会。 ... “上元安康!黉(hong)衷兄!” “上元安康!黉衷兄,快快入内。小弟听闻这连家鱼馆的鱼鲜之美,连天子都不赞不绝口呢!” 早早候在连家鱼楼外的御史张洪和魏贞,望见远远走来的黄裳,赶忙上前将其迎至早早预定好的包房内。 “上元安康,为圣君祈福!伯大,长德,恕为兄来迟一步。”冲着宫城方向恭恭敬敬拱了拱手,年岁最长的黄裳,淡淡一笑,对张洪和魏贞这俩人,也没怎么客套。 毕竟他与这两位秉性相近的小老弟共事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仨人说一句意气相投,一点也不为过。 “不曾想呐,几个月的时间而已…京城变化之大,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落于上座以后,内心激荡的黄裳,由衷地感慨了一句,引得张洪、魏贞二人连连点头附和。 约定好的赴宴,他之所以来迟,一是因为自家幼女太缠人。对于老来得女的黄裳而言,幼女令他疼爱得很。 二嘛,他也是趁着陪伴家中女眷逛花灯之际,四下多看看,多听听。 要知道,为了不负皇帝厚望,照料好从草原归来的那些可怜的汉家儿女,他与张洪还有魏贞三人,连年都没回来过。一直到了正月十二那一天,在三万汉家儿女的不舍中,他们仨才重返京师。 宣府大同二城,距离京师不算太远。新政一事,自那日朝议过后,他们仨也早已知晓。 但是知晓归知晓,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与今日所见所闻,还是差了太远。 别的且不说,刚刚逛花灯之际,黄裳便发现,酒肆茶楼里面…甚至连个别游方货郎的小推车上面,都置办了一件名为“煤球炉子”的新奇顽意。 生铁打造,有点重呈方筒形的炉子,里面垒着三块带着圆形孔洞烧得红彤彤的“蜂窝煤”。 经过多方多次询问之后,令黄裳特别震惊的就是,仅仅只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顽意,竟颇受京师之地黎民百姓的疯狂追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