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通俗的武道,为后天四大炼,再入先天。 都是从搬运气血炼金肌玉络。 这种练法显然不适合纪云这一把老骨头。 他气血衰败,根本练不了半点。 故而,纪云决定另辟蹊径,将后天四大炼逆转,从周天采气开始。 “周天采气,采撷天地元气。” “只是这一步要求人体内外贯通,使得天人一身。” 但想到这,他陷入一种困境。 正经武道从搬运气血,到金肌玉络、银髓汞血、水火仙衣、周天采气,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讲究水到渠成。 可逆练则不然! 摆在眼前最大的难关就是如何做到内外贯通? “上古有贤人,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合同于道…” “从异人角度上来看,此言应不虚。” 纪云沉思。 他将自己从天禄阁所阅秘笈一一于识海间流淌。 最终决定: 从泰山“界门”的诸多神异,以及那些大道文字入手。 好在,得益于近些时日的补气血大药。 纪云觉得自己能多活几年。 “争取活过八十!” 他悄悄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 ….. 在天禄阁的生活极为宁静。 让纪云恍惚有种“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唯我不变”的沧桑感。 他平时只与赵安有些对话。 聊一聊上京的趣事,说一说江湖秘闻,谈一谈朝堂说论。 后者只是浅谈而止,不敢多说。 什么西域夷国送来外族美人,沉鱼落雁之容! 一舞引来云蝶翩翩,随之起舞。 惊为天人。 什么天宝秘藏出世,藏有天功九玄经,引得江湖纷争,各路高手齐现,连掩月庵、净禅寺、剑宗这些江湖大派都按耐不住。 但说到朝堂事时,连赵安都左顾右盼,压低声音,沉缓言道, “监阁史大人,我听其他内侍私下谈论,如今朝堂上左相与右相之争已落幕,右相苏景苏文和被贬为庶人,不过他老人家并不想告老还乡,余生想在天禄阁抄书做学问,也不知圣上是否同意!” 元康帝沉迷于炼丹长生术的这些年来。 朝堂上纷争不断。 左相韩无渊,自寒门崛起,手段严厉,颇得圣心,平步青云。 而右相苏景苏文和,本为大儒,刚正不阿,为文士一派魁首。 两派于朝堂上明争暗斗十数载。 如今算是有了落幕。 纪云对两朴素纷争没什么兴趣,听后蹙眉,“那苏文和乃江南人士,世家士族出身,被贬后不回他那数十亩江南别院居住,闲时赋诗,卖弄文采,来我这天禄阁做甚!” “没苦硬吃,还是准备绝地翻盘?” 他在天禄阁待得好好的,几乎私有化。 要是冒出个苏文和来,得多麻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