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恪亲王府。 李浔被封王消息传来,李砄开始坐立不安。 很明显,一为李浔被刺,二来李浔封王。 李浔被刺,无疑他也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 为了能顺利入主东宫,李砄自不会否认使用一些手段,但是绝不会为此突破底线。 他是个聪明人,要击败对手,拿出来攻击对的理由,也必定能站得住脚。 正如上次那般,抓住李浔当街格杀御林卫将军方渐武,于是以此不断攻伐李浔,那怕李无畏不喜,也几至坚持到最后。 事后李无畏虽说没有追究此事,但他能很明显感觉到父皇对他的态度变化。 以前,李无畏还时常将李浔召见问询近时情况,近来都不怎么过问他的情况了。 李浔担心太子之位旁落,近日也是极为低调,就连月上梢也不怎么去了。 说到月上梢,上次讨伐李浔的檄文,虽不是月上梢所为,但京城文人常去此地,也是受到了牵连。 居说为此还停业整顿了一段时间,若不是幕后老板疏通关系,怕是现在都还在关门整顿中。 除此外,倒是再没其他事。 至于国子监那边,听说有学子参与其中。 极为恼怒的张祭酒,直接将那些参与其中的学子逐出了国子监,终身不得再入国子监。 事后,张祭酒在国子监训话说,文人就该纯粹一点,学业有成报效国家。 倘若人人都只知追求名利,一味的钻营,今后谁人来传承文化? 再来说回李砄。 “岑宝臣,你觉得父皇是什么意思?”坐立不安的李砄问道,“两王并立,难不成父皇有意要立李浔为储?” 岑宝臣皱眉沉思,随即回道:“王爷,属下倒不认为是如此。” “怎么说?”李砄慌忙问道。 岑宝臣不慌不忙的分析了起来。 “王爷,你想想,按道理翎郡王也应该被封郡王了。” “但为何偏偏封了睿郡王为亲王?” “属下认为,圣上在向外界传弟一个态度。” 或许李砄正是身在局中不知迷,当即有些不解的问道:“态度?” “是的。” 岑宝臣极为肯定得道。 “睿郡王将将返回,就立下大功,为大渝省下了数千万银子。” “这么多银两,足够大渝打一场大的战争了,因此李浔的功劳实际上要大过战场上将士立下的功劳。” “圣上当时将他封为亲王也就不奇怪了。” “这是其一。” “其二,不管怎么说李浔总归是陛下亲封的郡王,有人胆敢刺杀郡王,那不是打陛下的脸又是什么。” “因此,陛下是要用此告诉那些人,李浔他动的,其他人动不得。” “因此属下认为,陛下将李浔封为亲王,不过是权宜之计。” “与东宫归属,也是绝无半点干系。” 岑宝臣的这一番详细分析,顿时让李砄陷入了沉思当中。 诚然他这话分析得极为有利,可李砄心里总归还是觉得不踏实。 过往自己还能猜中父皇的心思,如今是越发的猜不透了。 过去也觉得自己离东宫储位是越来越近,现在是感觉越来越远。 “岑宝臣,你说有没有另一种可能,真实情况根本不是如此?” 心中总是不踏实的李砄,还是怀疑父皇目的并不是如此。 “王爷,睿郡王已离开了京城,等于说他就离权利中心就越来越远。” “再者说,历史上被外放皇子,又能有几人能问鼎至尊?” 岑宝臣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历朝历代只要是被外放的皇子,几乎都无例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