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观音山上观山水! 落霞关前落关门! 北周有仙山,观音观自在。 大渝有雄关,铁骑止关前。 南北呼应,妙不可言。 山水与落霞,人间美景何处寻? 佛法道场,道法自然。 雄关漫道,苍山如海。 好一幅意味深远的画卷。 绝对啊! 可谁能相信,这竟是七皇子对出来的? 众朝臣震惊不已,望向李浔的眼中全是不可思议。 但见李浔神色淡然,面向同样不可置信的陈录。 此时,大殿之中,最为吃惊非他莫属。 所谓经史子集,暗藏为人处世、是非曲直之道理。 可李浔十年来非但没有读出个所以然,反而处处照本宣科、不懂变通,书呆子可谓是对其最直观的评价。 今早来时,陈录当时以为是错觉,此时方知那里是错觉,而是李浔突然变了,变得像换了一个人。 “你怎么对出来的?”陈录惊问。 “英亲王,这第二题我这可算是对上了?”李浔并不正面回答,只是笑问道。 第二题结果如何,大渝朝臣的反应已说明一切。 陈录心潮翻滚,神色中带着一丝慌乱。 不断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不住自我安慰着,前两题不重要,第三题才是关键。 “七皇子才学过人,西渝无人能比,着实令本王佩服不已。” 镇定下来的陈录,立马就是一句捧杀。 此话一出,大殿中立即有几人神色变了又变。 这点伎俩李浔如何又看穿,想要制造矛盾将火往我身上引,你的算盘怕是打错了。 “大渝人才辈出,我李浔才学浅薄,能赢两场实属侥幸。” 李浔一阵自谦,立马又开始追问起第三题。 “只是不知这第三场,英亲王又该如何考教?” 陈录轻哼一声,并不作答,只是示意使团随行官员送上一折叠四方的丝帛。 此举倒是让众人好是一阵纳闷,这是作何? “既然是兵法韬略,那自然就该考教两军对垒。” 等待随行官员将丝帛在殿中一一展开,陈录边说便指着那展开九尺见方的丝帛道。 随着手指的方向,大渝朝臣这才纷纷看向丝帛。 丝帛上以深浅各异的线条清晰的画着山川河流、关隘、城池。 “六百里葭阴山!” 曾在葭阴山关隘历练数年的三皇子李槊,顿时惊骇失声叫了出来。 而大渝朝臣听到葭阴山时,神情也是愤慨无比。 为何? 十二年前,大周突然侵袭大渝,有着大渝战神之称的卫禹城,调集全国半数兵马坚守御敌两年之久,硬是未让大周讨得半点便宜。 大周见强攻不成,于是心生一计。 挑动大渝东南境乱民,打着光复前朝秦国为旗号发动叛乱。 叛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直威逼大渝京城。 于此同时,谣言四起。 说卫禹城坚守关隘不出,乃是为了消耗大渝国力,同时配合东南境叛乱,乘机光复前秦。 面对如此乱局,李无畏当时也乱了分寸,仓惶裁撤卫禹城,调集北境兵马镇压叛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