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指点+称帝-《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3/3)页

    刘彻:(⊙_⊙)我一直以为她傻。原来很有眼光。

    ……

    武则天非但不死,还给明堂号为万象神宫,写了千人乐队的大型乐舞,制造五层高的明堂收纳巨大的佛像,耗空了国家财产。

    武承嗣做了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古董,刻‘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从洛水里捞出来的,先给太后。武太后大喜,加尊号圣母神皇。

    曲意奉上的御史以只要跟来就管饭还给鸡蛋的幌子,带了九百关中百姓,劝进神皇称帝。武氏装模作样的不许。

    “开始了。”刘彻道:“熟悉的三请三让。”

    月九日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以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

    又立武氏七庙。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最后一个是武士彟,追封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

    没有掌握皇权的被追封的开国皇帝的爸爸通常不会去帝镇,但武士彟还不知道,呱唧一下得到大批祭品、看过祭文之后,羞愤欲死。

    一想到要去帝镇见到唐高祖,我爱的唐高祖,我怎么有脸去见他!我要去死!!!

    武士彟投缳自尽,挂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哦,是鬼了。

    “咳咳咳咳。我本是良臣,如今却成了贼父。”

    本想申请去投胎,眼不见心不烦,可是没有当面骂过她又不安心,又怕投胎成了武家人,到时候傻呵呵的。

    凤阁侍郎宗秦客造了一个曌字。推背图第叁象丙寅,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武媚娘正式改名为武曌,百官为了避讳,写作武瞾。

    把日月改成倆目,也是隐晦的讥诮太后耳目众多。

    李淳风和袁天罡在山中继续修道,划拉着桌上的铜钱:“他抄袭咱们,是不是?”

    袁天罡点点头:“是你我有先知之能。”我们早就预料到了。

    吕雉:“她好大胆量!”我也想过当皇帝,我也穿过皇帝冕服,只是没敢举动。

    嬴政眨着眼睛发呆,冷静的分析道:“她的所作所为,称帝与否都是举世皆敌,称帝反而名正言顺。”这就和杨坚一样,骑虎难下。至于她死后会怎么样结局,她好像不用想那么多。

    吕雉忽然觉得不对,你这语气有点那个劲儿:“怎么,你很欣赏她?”你这是什么爱好,就喜欢掌权的太后么?

    “很有意思。号为弥勒转生,却把男宠安排去当和尚。呵。”

    “不知李治心中如何,这人比刘恒更内敛。”

    “我也很期待,到时候若有时间,你我回帝镇住一个月,瞧瞧热闹。”

    李世民气到风疾发作,头疼欲裂,躺在皇后膝上嘤嘤垂泪。

    长孙皇后耐住性子安慰他。

    李治埋头小屋中,无话可说。以前所有的搪塞解释都成了笑话。现在还能最后挣扎一些,说太子也是我儿子……等他继位会把姓氏改回来,算了没有意义了。

    太宗呼唤道:“李弘,滚过来。”

    李弘刚刚在屋里看祭文,那是把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过继给他做嗣子的祭文,看的他心绪复杂。垂首滚了过来:“太宗请吩咐。”

    “拿把斧子,去把你阿耶的房子拆了。住什么好木屋!自己盖草庐!”

    杨坚在外面抱着琵琶边弹边舞,独孤伽罗也快乐的跳起胡旋舞,除了萧观音在旁边吹笛子助兴之外,一家三口载歌载舞:“出去玩啦~~”

    “出去买书~”

    “让奸商无路可走!”

    “李世民!李治!多谢多谢~你是个好孩子~”

    镇长早就说过,除了为阎君工作的人之外,每个朝代有五个人可以自由出去游玩。隋朝不用考虑这个限制。他们只有四个人,杨广还不被允许出门。

    杨广跳了一会舞,拉着母亲和妻子叮嘱:“一定要找到南阳公主,我的大女儿。她生前出家了,不知道现在死没死,如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好,如果没有叫她好好过日子,不要吃苦受累。”

    看到李弘流着泪出来砍房柱,纷纷热心上前:“李弘,需要帮忙吗?”

    “李弘,你行吗?”

    杨广摩拳擦掌:“提到拆李家的房子,我感觉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李妙儿跑出来:“走开!管你们什么事!”

    把我那么好听的谥号给了一个混蛋婆娘,丢死人了!我再说我是安定公主,别人都得问我,是死得早那个还是给人拉纤的?

    ……

    敌镇中李唐的八人听人说了这句话,集体颓废。

    非但是他们,那些李唐的忠臣更是嚎哭不断,痛不欲生。

    就连唐朝之前死去的人也惊的说不出话来,谁能想到一个女人会……称帝?

    这可不是元姑娘那种冒充男孩的,也不是文佳皇帝陈硕贞那种,生前给自己定的帝号像是谥号的没文化的女人。这可是一个真正的女皇帝,一个执政多年,根深蒂固,被万人劝进的皇帝。

    这是旷绝古今的篡位方式。

    比起之前那个元善见问高欢‘陛下何故谋反’,如今这个太后谋反……这能算谋反吗?

    一直以来,儿子可能篡位,诸侯王可能篡位,大臣可能篡位,外戚可能篡位,后妃和太监是最安全的两个区域。

    现在后妃也不安全了,只剩下宦官还没有谋反的记录,宦官收养的子孙还不一定。

    太史台的史官们商量这件事怎么记录,有两个人愤然投笔离席:“太难写了!我去当判官!”“我去当鬼差!”

    ……

    张春华动手给扶苏斟酒:“武氏已经老迈,带她下来之后,定要去帝镇,到那时候扶苏公子有何打算?”

    扶苏笑道:“不敢做打算,怕是算不过武氏。”

    张春华也笑了:“汉高祖指使我劝始皇一些事。”

    “什么事?”

    张春华笑而不语。

    扶苏拿出一把钥匙给她:“地府虽然不禁止民间私藏甲胄武器,你仅凭这些东西想要谋夺什么,也需好好规划。”

    张春华收了钥匙,她拿了刘邦给的钱,再加上刘邦的情报,和扶苏买三百套精良的甲胄和全套武器——短剑,盾牌,步槊,弓箭。

    “汉高祖希望你们父子之中有人收了武媚娘,若不成就传出些谣言来也可,媚娘媚术,好叫吕狱尉失望,去与李唐合谋。他请人算过了,李唐尚有延续,如今有一名半的明君,将来还若能延续,还得有几人。”

    扶苏疑惑道:“这又有何意义?坐在阎君殿中,自然身心清净。”当年是时事早就了恩爱夫妻,若不是帝镇的局势险要,我父亲怎么会和人结盟,又怎么会渐渐情投意合?没有荒芜危机的帝镇做背景,任什么媚术也不好使。就算李唐中有一个皇帝成了阎君,于我父亲也没什么妨碍。就算夫人合离之后发愤图强,也努力得到一个阎君之位,两个人也极少。

    张春华道:“汉高祖用意不在争权夺势,为的是让始皇心神不安,不能好好修行成仙。”

    扶苏扶额叹息,是自己单纯了。“好好好,多谢你。如今你要去向何方?”

    “听闻要重开和吐蕃地狱的互市,吐蕃地狱的冥神可以推翻,我招募了一些精兵强将,想去一争。”张春华道:“我再不辅佐他人。”

    “好贤妹,祝你旗开得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