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建成+李渊-《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2/3)页

    “没有庭院,怎么会没有坐垫和帷帐?”

    和太子宫相比较,这小院子连房子在内,也就太子宫一间正殿大小,现在却隔出三间屋子,还有一个放了几盆花、支起架子晾了手帕的庭院。小,紧凑,压抑,两个女人住在这里都觉得小的喘不过气,塞进来两个壮年男子和十个小孩之后,他们觉得一转身就能互相撞到。还没有地方可坐,只能站着。

    如果要在这里生活,那么毫无疑问,贫民生活就是地狱。

    等了很久见到抱着两匹布、斜挎包的美人走回来,美人年轻貌美十分活跃,言笑晏晏:“你们是谁?好眼熟。”

    如果是两个陌生男子呆在院子里,她早就喊人了,可是这还有一群小孩……卖小孩的?

    不买!我自己有好几个。

    太穆皇后去世的时候,李建成才不到二十岁,现在他老了很多,鬓边有白发,脸上有政治留下的深深痕迹。母亲看着儿子觉得眼熟,却没想到是自己儿子,怎么会死的这样突然。

    他却一眼就认出了母亲:“太穆皇后,母亲。”

    “我是元吉啊。”

    窦惠定定的看了他们俩一会,再看看几个害怕的咬手指头的小孩:“建成??元吉???你们俩怎么会突然来?你们死了?这些是……”

    我总共才生了五个啊!李建成、小心肝、李玄霸、李元吉都死了,我的骨血只剩一个还活着??我的儿子们打下的天下,不会落到别的女人所生的儿子手里吧?

    “是我们的儿子。”李建成本想告状,到了眼前又说不出口。输了,输了一败涂地,妃妾被没入掖庭做奴婢,男丁全部被杀……和兄弟打架输了之后,回来找母亲哭鼻子,这种事十岁之后就不能再做了。

    李元吉扑上去跪下,抱住母亲的大腿:“娘!李世民为了当皇帝,把我们都给杀了,连我们的幼子都不放过!”

    窦惠沉默了很久:“让她说中了。”

    “谁?谁说中了?”

    “杨坚和独孤伽罗。”

    ……

    人间有两个人很高兴,李博乂和窦诞。他们两个先后担任宗正卿,负责管理皇室子弟……在太子和秦王争斗时,担任这个职务是多么危险啊。

    李博乂的父亲是李渊那早夭的哥哥,他从小被叔父李渊抚养长大,和李建成李世民关系都很好,李渊看这几个儿子各树党羽,就让他出来管一管兄弟们。李博乂不傻,不想作死,就养了几百个美女,天天醉酒狂饮,玩音乐。成功被撤职。

    窦诞是窦惠大哥的儿子、李渊的二女婿,是皇子们的表哥+姐夫。他也天天装死装傻,也被成功撤职。

    也有两个人很不高兴,李渊的堂弟李幼良,大力支持李建成,直接以谋反罪赐死了。

    李纲——刚正不阿的大臣,唯一一个在杨勇被废之后对杨坚说东宫官员有罪的人。隋朝时他是杨勇的太子洗马,唐朝时他是李建成的太子詹士,都是老师的职务。李纲真的心累,尽心尽力辅佐两位太子,提供的建议都没人听。想致仕。

    他或许还不知道,再过些年,他将要负责教导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

    史官更平静,事情稍稍告一段落,玄武门事变的当天下午,他们就找过去询问:“秦王,太子殿下,请问您在‘平息太子谋反’之前,如何密议计划?”

    皇帝身边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太子身边有时候会有,其他人身边都没有,史官的资料来源全靠在皇帝身边围观、朝会上的言论、本人复述和传言。□□里没有史官,李世民身边也没跟着史官,只有他的属官记录下他的部分言行。

    虽然有些笨蛋会在秘密会议时记录下与会者的名字、并保留会议记录,但太子的人没这么蠢,也没这么无聊。

    密会、密议中到底说了什么?史官当然不在,只能听当事人转述。

    李世民擦擦眼角:“一开始我是不同意的,那是我亲兄弟。他们做出这种事,我母亲在九泉之下多伤心啊呜呜呜。我就是死,也不想兄弟阋墙。”

    尉迟敬德说:“大王不同意,我说我被太子调走了,他要是不干,我也不跟着太子干,我回去隐居打铁还能活,大王死不死的都是自己选的,为了宗庙社稷,即便看轻自己的生命,也要勇敢的站出来承担天下。我可以帮大王赢,不能跟王一起死。”

    长孙无忌:“我也是这么说的,不听尉迟恭的大家都得完蛋,我也走,不再侍奉大王。”

    “我们很严厉的逼迫主公。匹夫的节操不必遵守。”

    “大王还是不同意。我们拿舜举例劝主公,舜是圣人,也知道小受大走。”

    “主公他真的不愿意,但是我们这样逼迫主公,只好叫我们回来再作商议。”

    “大王想要占卜。”

    张公谨:“我直接摔了龟壳。占卜是为了解决疑难,现在没有疑难,占卜结果不好也得干。”

    房玄龄:“大王派人招我回去,陛下旨意不允许我效忠大王,直到大王动怒,让尉迟恭拿刀来请我,我才知道大王下定决心。”

    李世民:“……对的。”我就这么半推半就。

    史官心说,这和开皇二年隋文帝的梦一样可靠呢!隋文帝当年梦见神人降临,然后传出了杨广的萧妃有身孕的消息,生下就是元德太子杨昭。隋文帝肯定没想到这个梦一点都不灵。

    但这是密议,除了当事人的口述之外,没有别的版本,就得记这个。

    而且这也很合理,所有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就跟权臣逼幼帝禅位之前还要礼貌性的搞一个三请三让,要干这样的大事,秦王也不能召集属官幕僚们开会时,开篇就说‘时间紧任务重,赶紧商量一下如何弄死我哥’。得在大家都知道的前提下,由幕僚们逼迫他去做这件事。这也是幕僚们的要求,秦王不能坐以待毙,那样大家伙都白干了,秦王也不能太凶残不顾兄弟情义,那样自己人也害怕。

    李承乾:我爹娘去发动政变,我被留在□□里……

    ……

    杨勇决定去投胎,云昭训愧于父亲的所作所为,已经去投胎了。申请之后,得到了最后一次去见父母的机会。

    他对杨坚和独孤伽罗说了玄武门之变的事,二人已经听刘彻说过了,还是含泪听他再说一遍。杨勇又对弟弟说:“别离在即,我要去投胎了,投胎之前要先细细的审查功过,不知道我会不会下地狱。二弟。”

    杨广别别扭扭的被父母押在看不见的墙壁边上,独孤伽罗很伤心,一个劲儿的把他的头往屏障上按。

    杨勇一拳打在他贴着屏障的脸上,高声道:“我生生世世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挖了你的坟!”他挽起手臂,露出手臂上的刺青:“传说在投胎之前,把心愿文在身上,就能刻骨铭心,永不忘怀!”

    刺青很深,像是一个手艺拙劣的人做的,似乎把他的血肉挖下去一大块:杨勇要挖隋炀帝陵。

    杨广:“滚!!!”

    杨勇的手在背后一抹,拿出一把弩,一把已经上好的连弩,飞快的扣动扳机,把来不及躲避的杨广射倒。兄弟相残再一次在父母眼前发生。

    杨勇不慌不忙的射空半袋弩箭,转身离开,去刺杀杨素。

    他找过去才知道,杨素已经去投胎,有一些旧债未清,现在不便透露在哪里。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