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白俄军甚至配备了中国淘汰下来的战车,总的来说,白俄的装备相比红『色』『毛』熊来说更高了一级。 红『色』『毛』熊在这一年里尽管龟缩在莫斯科以北地区,但却是在不断的积蓄着力量,兵力已经达到了两百万。 同时装备了中国卖给他们的军火。 中国陆军一撤军,托洛茨基立即向列宁建议,发动一场空前猛烈的冬季大反攻,列宁批准了托洛茨基的提议。 1918年农历十月,亥月,冬季降临了,莫斯科迎来了第一场雪。 红『色』『毛』熊这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冬季大反攻,两百万苏军兵分两路,向莫斯科方向发动猛攻。 白俄军根本没想到红『色』『毛』熊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反攻,而且应为兵力分散严重,莫斯科会战当中,白俄以五十万对抗两百万,打得十分惨烈。 苏军士兵根本就不怕死一般,疯狂的向白俄的阵地发动冲锋,白俄军凭借着强大的优势炮火及数量众多的机枪,在防线上大量杀伤苏军。 但是苏军根本不在乎,苏军部队迅速穿『插』,白俄军五十万人稀里糊涂的被围在了莫斯科一带。 当白俄军发现被包围的时候,包围圈已经形成了。 …… 中华民国从俄国撤军,很明智的从这个泥潭中抽身出来,150万西北国防军回国后,驻守在高加索以北,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也就是后世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不过驻防地严格按照当初江渝用尺子画出的横线上。 中华民国因为撤军的原因,战争费顿时减少了,大量的汽车、工程车被重新用于运输、建设。 国内舆论也对这场军事行动给与了高度的赞扬。 自1917年中华民国干涉俄国内战开始,中华民国一共攫取了84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并且果断撤军之后,从战争泥潭中抽离了出来。 一些文化人士又跳出来,称赞『政府』及时醒悟,避免中国步入一些朝代‘好战必亡’的后尘。 表面上看上去是称赞,实际上是在指责中华民国吃饱了撑着,跑去干涉俄国人的内战。 这在舆论上又引起了争论。 舆论泾渭分明的分化成两派,一派主张‘好战必亡’的观点,一派主张‘忘战必危’的观点。 报纸上一片火『药』味,双方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江渝在《华东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要肯定的是,‘忘战必危’的观点,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力、物力都是世界第一,然而中国屡屡被异族入侵,甚至是被异族亡国,这便是忘战之后果。而‘好战必亡’同样亦是正确的,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便是‘隋朝’,不顾民力,大肆征战,最终因君主的好大喜功而难逃覆灭。 ‘忘战必危’与‘好战必亡’看似矛盾,实际上并矛盾之处。一个民族不能忘记战争,也不能没有战争能力。只看如何进行这些战争,打有准备的战争便是正确的,打准备的战争便是错误的。战争还必须考虑民力多寡,有多大的力量打多大的战争才是正确的,好大喜功的战争便是错误的。 ‘忘战必危’与‘好战必亡’皆决对的道理,盲目的逃避战争只会造成军事实力倒退,并且将被异族认为是怯弱的表现,将遭致更大规模的入侵战争。盲目的好战亦是错误的,这种战争尽管是发生在敌境,对本国破坏力较小,然而不顾民力的战争必然引发一系列的内部动『乱』,历朝历代好战而亡的朝代皆是亡于内『乱』。 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亦别选择。便如壬子年中俄战争与甲寅年中日战争,当时中国并强大民力可用,然而这两次战争却是绝对不容退缩的反侵略战争,没有足够的民力亦须敢于亮剑。在这两场战争中,我们能尽力去做的,便是做好足够的战争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