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铁路、公路也在民间资本的动下,在全国各地大量的修建了起来。地方上则出现了集资修铁路、公路的浪『潮』。同时还出现了大量暴发户带头捐钱修路的浪『潮』,普通老百姓也因为当地的一些交通情况不是很理想,也都纷纷捐钱捐物。 几乎是全民修路,特别是南方地区,修路浪『潮』高涨。铁路投资和公路投资方面,也是南方投资的比较多。 因为华北交通设施在干线及主要支线上已经修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剩下一些乡镇公路还未彻底修通。 南方地区道路则普遍未修起来,主要是投入成本更高,施工进度更缓慢,所以之前只修了主干线。 很多支线铁路、公路都还是没修起来的。 这一年的施工机械生产一直都是近乎超负荷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的生产铲车和挖掘机等施工机械。 这些施工机械出厂后立即被送上工地,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汽车的大量出现,则大大动了民间资本对公路、加油站、维修厂等方面的投资。不过加油站主力还是财团资本。 而在飞机制造业方面,飞机被大量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木质飞机迅速的广到全国各地。 这个时代的中国有广飞机使用的能力。 首先油价不是太高,第二中央『政府』出台了飞机燃油补贴政策,鼓励民众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飞机。同时中国此时的财富总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急剧增加,木质飞机也不是太贵的玩意,还是买得起的。 全国的机场也开始大量修建,巨鸟1运输机不仅被用于向德国运输援助物资,财团把这种飞机也应用到了民用领域,开始发展空运体系。 全国快递网络也在铺设,这是一个财团垄断的行业。 财团还把飞机应用到商业宣传当中,如发放传单,直接从飞机上洒下去,市民一不好奇的。不过随着老百姓对飞机都开始习以为常了,这种手段在一些一线城市也比较少用了。 中国不仅通过部队来培养飞行员,还让退伍的飞行员转为民用飞行员,大量的飞机商业化使用来培养更多的飞行员。 除了空运、还有一种商业化方式,那就是飞行表演。 中国正在不断组建飞行表演团队,飞行员退伍后马上就有工作分配,其中飞行表演是最锻炼技术的。 这种飞行表演团队在中国和那些附属国都获得了民众的极大欢迎,每次都有大量民众前去观看。 同时还向国外派遣飞行表演团队,这大大的储备了中国的飞行员数量,战争爆发后就能迅速动员起大批的飞行员。 民用飞机的增多,也能使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始终保持运转,并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下,战争爆发后就能直接投入作战飞机的生产。 造船业同样也是加班加点的对船只进行建造,船台造了一座又一座,全国造船厂每天都有大型商船下水。 大量的德国造船工人来到中国,还有日本造船技工也被中国所攫取,这些技工很多都加入了中国国籍。 到了9月份,这一年已经建造了260万吨远洋商船,近海、内河小型船只也建造了不少。 中国的商船制造业规模,已超过美国、英国。 同时中国发展出了集装箱技术,火车、汽车、轮船采用统一的尺寸规格,集装箱能够直接装卸,使运输效率大大提高,这种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已经在全国各地和藩属国之间展开。 中国的先进生产力正在迅速的普及,而且很多都是比西方人先进得多的生产力,西方人现在的工业设备很多都还是停留在第一次工业**的水平,同时因为战争的关系没办法大规模更新换代。 因为德国作为传统的机械设备输出国,目前是对立状态。 这就便宜了中国,因为中国不仅从德国那里获得了机械设备制造人员,同时德国也在为中国生产机械设备。 然后德国将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用来与中国交换军用物资,加上从中国那里获得的一些援助物资,德国人目前并不缺乏武器『药』,更多的是缺乏足够的兵员。 通过与德国的贸易,中国获得了大量的好处。 很多复杂的技术从头研究很麻烦,德国人为了战争,就把这些技术卖给了中国,中国只要在此基础上往上研究就可以了。 另外机械设备通过自己制造,同时德国为中国制造机械设备,使中国的先进机械设备数量迅速增加。 从而又使农机、施工机械、汽车的生产能力迅速增长。从而又使中国建设起更多的工程设施。 整个国家都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出于对开发中东省石油和治理污水的考虑出发,江渝在1918年加大了海水淡化研究的资金投入。 重点研究反渗透海水淡化,以及多级闪蒸淡化技术。 前者不仅可以用来淡化海水,也可以用来淡化污水。同时江渝又投入到了忙碌的‘抄书’工作当中。 他在后世的网络上找到了很多海水淡化和污水处理的技术书籍,全他娘的要抄下来。 不过江渝抄了这么多年的书,加上是习武之人,反应速度快,抄书速度已经是神速了,一进入状态,手上的钢笔如飞,迅速抄写出一行行的字迹。 这些资料被抄写下来之后,马上送入研究所。 每个领域的科研,几乎都有江渝这个穿越的指导,使中华民国的科研就像是开了加速器一样。 而且这是整体的提高,如局部某个技术的提高,又使其他领域的技术突破具备了条件。 加上肯砸钱,中华民国的技术突破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对于欧美财团来说,技术突破不突破都所谓,他们只要垄断就行。只要有先进技术,他们就不会那么急着去研究更新的技术。 但江渝不同,江渝知道财团垄断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灭掉欧美财团,这必然要通过一场战争。 因此江渝有强烈的紧迫感,技术研究方面丝毫不敢松懈下来。 江渝抄了几本书之后,这时伊维峻开房门走了进来,给江渝拿来了一封信,“夫君,这是威廉二世给你的信。” “威廉的信!”江渝拆开信封,伊维峻猜测道:“可能又是让我们参战的吧!” “我想也是。”江渝笑了笑,拿起信看了起来。 “亲爱的江,我很高兴的看到,中国已经壮大了起来,并成为是世界『性』的强国。但是在德国,德国的复兴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美国已经参战了,如今的德国已经承受了比巨大的压力。如果中国再不参战的话,同盟国在兵力上将会处于劣势状态。一旦德国失败的话,也许中国的日子也将不会太好过了……” 毫意外的,威廉二世依旧想让中国参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