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敲英国佬竹杠-《民国第一军阀》


    第(2/3)页

    于是很多俄国人坐着中国的车队就到了中国西北,加入了西北的大建设当中,都是一个上好的苦力工。

    此时的中国也因为俄国人的不断涌入,掀起了一股娶俄国小妾的风潮,这在法律中是不禁止的。

    俄国的社会财富,正随着贸易被中国攫取,俄国的劳动力以及知识分子也开始被中国不断获取。

    铁路线则不断的与俄国进行着军事物资交易,俄国的黄金不断涌入中国。

    就在此时,英美在战场上又出问题了。

    火炮出了问题!

    首先是炮不够,法国库存的炮才500万发,这哪里经得住打?

    之前日俄战争时期,俄军平均每个月才消耗八万七千发炮,而到了巴尔干战争时期,保加利亚军每个月平均药消耗已经到了二十五万四千发。

    时代在迈进,战争对炮的消耗量在增加。

    法国的军事观察员曾经报告过这一情况,但结果法国以巴尔干半岛是野蛮人战争为理由,拒绝相信这一事实。

    如果按照原先的计算方法,法国的500发炮可以用四年。

    结果一开打,月平均消耗炮便激增到了90万发,而且这一数据还在上升,500万发炮连半年都支撑不了。

    相比之下,法国的盟友英国的情况也不遑多让,其炮储备更低于法国兽夫联萌。

    但是药缺乏的问题不是单纯做炮三个字可以简单解决,首先由于德国u艇的封锁,英国根本没有足够的铜可以做壳。

    其次。英国原本金属线性加工的技术就比较落后,即便有了足够的铜,英国也没有足够的工人和机具来生产。

    第三,英国的化工技术本来就远远落后在德国之后,因此不但法大量生产新式火药,更重要的一个东西:炮管复进油,英国也法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缺乏新式火药的结果,使得英军空有药却法生产足够的引信;缺乏复进油的结果,英军虽然敢造出一大堆火炮,但很快就通通变成停用待料的黄色装备。[

    于是英法只好把向外撒订单。美国、中国能造出多少炮英法就要多少炮。

    而在炮兵技术上,中国实际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是走在了德国的前面。德国在炮兵上依旧同样也有许多问题。

    例如德国的高爆,目前还法加入破片,只能震杀敌人。中国则成功将破片加入炮之中,并且炮性能比较稳定。

    当然,此时中国接到的炮订单。很多都是榴霰的订单。

    这让江渝有些傻眼,英法都是傻子吗?到现在还在用这榴霰!真是让人感觉震惊的奇葩现象啊!

    榴霰这东西英法两国制造的性能也不够稳定,有时候很难计算其爆炸高度,从而发挥榴霰的最大效果。

    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榴霰怎么摧毁工事?

    榴霰是靠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钢珠之类的破片在半空爆炸后杀伤步兵。对防御工事根本没有一点用处。

    但此时的英法也没办法,首先他们的火炮非常偏。

    法国装备的火炮全是75mm速射炮,他们拒绝装备大口径榴炮。结果这种火炮根本就对工事内的德军没有哪怕任何效果。

    法国战前把赌注都押在了速射炮上,结果现在傻眼了。

    就连速射炮退到堑壕后方时,法国炮兵也语的发现,尽管75mm速射炮的射程达到了9000公尺,但因为在准则中被限制仅能在4,500公尺范围内进行直射击。因此当他们进入到壕沟后方射击阵地的时候,才发现瞄准具上的刻度划分最远只到6,000公尺。而更夸张的是,法国根本没有生产高角度射击用的装药。

    法国的75mm速射炮,很多成了摆设一样的。

    英国的轻型火炮也占据大多数,此时由于缺乏控制火药燃烧及内爆的能力,一战中大部分的高爆头没有办法产生足够的碎片,也就是说,当时的高爆头仅能利用震波杀伤敌人,而不能利用碎片杀伤敌人,这使得占协约国炮兵半数以上的轻型速射炮法产生具有足够杀伤力的阵波。

    最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中国,第二个则是德国。这个技术前不久被德国人买走了,同时德国还买走了测绘技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