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赛后-《斗舞让我上》


    第(1/3)页

    杜烨这天一直留到最后一场比赛结束。

    他在看齐舞比赛。

    因为对齐舞的世界赛场了解的远没有单项深刻,  而且齐舞更多看的还是艺术性和创意,所以哪怕是少儿组的比赛,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杜烨看过后,  也确实对接下来齐舞比赛的编排,  有了一些想法。

    可惜在齐舞比赛里,华国队没有什么成绩。

    华国齐舞舞团,  青年组连初赛都没有进,就被淘汰了。

    少儿组虽然进了复赛,但也就止步于复赛,没能进入决赛。

    在少儿组的比赛里,  法国队的小选手拿下了冠军,  第二名被思密达国拿走,  米国队拿了第三名。

    到了青年组,冠军是米国队。

    其实杜烨还是更喜欢法国的风格,但现场的这些裁判显然更愿意给米国这种“拉拉队”风格的齐舞高分。

    这里面有没有东道主的加分项就不清楚了。

    艺术向来是最难界定的东西,  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谁都无法说服谁。

    青年组的第二名是德国队。

    德国也是个街舞强国。

    他们这次在单项上没有拿到奖牌,  齐舞也只拿到一个银牌,  说实话成绩不好。

    如果这次的青奥会在德国举行,或者他们会拿下齐舞的一金一铜。

    还是那句话,艺术这东西谁知道呢?

    第三名是岛国。

    后来杜烨回想整个奖牌榜,  还挺“雨露均沾”的,几个街舞强队或多或少都有奖牌进账。

    这样一想。

    齐舞的“水”还挺深。

    “tim”舞团在比赛结束被淘汰后,  他们的教练找到了杜烨。

    教练的意思是想请杜烨过去指导培训一下,杜烨当然是没答应。

    如今街舞已经进入了赛季,他既要训练单项,又要排练齐舞,  哪儿有那美国时间帮别的队伍搞训练。

    再说他可是现役的,也没那么大度给自己培养对手,哈里是个特例,也就这一个了。

    教练没请来人,就看向了刘能。

    刘能说:“我是国家队教练,还是音乐学院的教授,而且定时还要去国家街舞协会开会做报告。你们舞团在广市,也太远了,爱莫能助啊。”

    教练看盛耀。

    盛耀左右看一眼,顿时笑了:“编舞我可没这个才华,我更熟悉娱乐圈,以后有什么街舞类的商业运作,尽管找我。”

    看过一圈,没人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教练只能无奈闭嘴了。

    “fivelong”可是齐舞的世界冠军,眼前这几个谁都可以,随便指点几句,也能帮他们舞团的这些小孩走出困境啊。

    最后到底还是刘能心软,说:“如果你们真觉得有必要,我可以做个特聘,为你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你觉得呢?”

    教练喜逐颜开,握上刘能的手,说:“太好了,太好了。”

    等教练离开,杜烨问刘教:“不累啊?你不是说最近腰疼吗?你这就是腰间盘突出,适合静养。你有那时间到处玩玩不好吗?盛耀在国内好几个城市有房子,你放假飞去度假多好。海南怎么样?海景房,风景特别好,退潮还可以挖花甲。”

    刘教说:“又不是你的,你嘚瑟什么。”

    盛耀急忙接嘴:“您也是我的老师,回头儿进了音乐学院,您还得给我上课呢。您不用和我客气。”

    刘教摇头:“不是个回事儿……就是,这些孩子早晚也得长大啊,到时候你们都退了,咱们华国的街舞还能交给谁呢?”

    看着刘能脸上的光辉,杜烨不说话了。

    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

    等着青年组齐舞的比赛结束后,这一届“青奥会”的街舞比赛就全部结束了。

    比赛很顺利。

    分数的规则制定已经趋于上一世较为完美的状态。

    以后这类规则的推动,变得势在必行。

    杜烨有种自己见证了历史,亲眼看着街舞从无序的“江湖草莽”的状态,如今“登堂入室”,成为了大型赛事的常客。

    深入的,参与感。

    在比赛彻底结束后,杜烨和身边的一群人汇入了人群。

    他们走的是选手通道,但人依旧很多。

    杜烨和盛耀被挤在了一起,走路的杜烨总觉得自己的手被一下下地触碰,他转头去看,就看见盛耀对他眨了眨眼。

    杜烨说:“累了?”

    盛耀摇头,又眨了下眼。

    杜烨说:“困了?”

    盛耀着急,使劲地眨眼。

    杜烨眉心蹙紧,说:“好吧,让他们等一下,我陪你去洗手间。”

    盛耀无语地叹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走。

    等到了门口,盛耀找了一个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对杜烨附耳说:“今天晚上不能住出来吗?我那房间环境挺好的。而且明天一早不还要出门去迪士尼和星光大道?我们一起吃早餐。”

    杜烨这下明白了。

    他走出体育馆侧面的大门,已经将手机掏了出来。

    看看这里网络不错,就站定打了一个微信电话。

    其他原本走在前面的人,纷纷停下来,好奇地看他。

    盛耀想到什么眼睛一亮,在旁边微笑等待。

    电话打通了。

    是严局的声音。

    “喂?”

    “严局,比赛结束了。”

    “杜烨?”

    “嗯,我拿了个金牌,比赛任务完成,我可以请假今天不回奥运村吗?”

    “哦,太好了,恭喜你,我现在很高兴。但我还是要告诉你,你第一次出国比赛不知道,我就再强调一次。回国前,不管是你父母,还是女朋友过来,你都不能外宿。早上八点和晚上八点是你的门禁时间,祝你玩得愉快。”

    杜烨:……

    盛耀:……

    旁边也听的清清楚楚的刘能看了一眼杜烨,又看了一眼盛耀,也“……”。

    哈里因为听不太懂,保持着他懵懂的模样,眨巴着眼睛,天真地微笑。

    只有赵彦在电话挂断后,好奇地说:“你要出去住啊?我看你父母也没过来啊?是女朋友吗?嘿嘿嘿嘿……好体力!”

    刘能干咳一声,说:“那个,严局的责任重,三百号人呢,一直以来,这种大比赛都不可能给外宿假……”

    妈的,好尴尬!

    我为什么要解释这个?

    刘能的声音逐渐消失,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冷硬。

    后来他想了想,转过身去,就那么突兀得走了。

    走出两步,还有点儿生气得回头:“都干吗呢?走了,等会儿通勤车没了。”

    杜烨跟上去,遗憾地看了盛耀一眼。

    既然结果已经出来,盛耀倒是没了那么黏糊的姿态,将杜烨一直送到通勤车上,微笑:“明天早上来接你们。”

    杜烨点头,“明天见。”

    “明天见。”

    通勤车缓缓离开,盛耀独自站在路灯下保持微笑,异国的夜晚,总有些莫名的危险感。

    杜烨目光一直停留在盛耀身上很久。

    直到看见盛耀接了一个电话,并且抬头四处张望,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奥运村。

    回到房间。

    刘能并没有如他说的那样,过来和杜烨聊聊感情上的事。

    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不适合聊这些略微沉重的话题。

    哈里在屋里给他的小伙伴发消息,兴奋的像一只撒欢的小动物,一会躺床上,一会又爬起来开了窗户聊,身体一刻不停地动着。

    杜烨大概听了一下,对于哈里而言,拿下青奥会的亚军还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而是埃米尔连一个奖牌都没有拿到,这大大地满足了哈里的胜负欲。

    杜烨说了一句小孩子。

    低头继续在家族群里发消息。

    【嗯,拿到冠军了。】

    【压力没有想的那么大,毕竟轻松。】

    【平时训练更累,比赛主要还是靠状态,我状态不错。】

    【嗯,有升国旗。】

    【不知道国内会不会转播,应该会上新闻,今天晚上的体育新闻关注一下,运气好说不定还能上新闻联播。】

    【这个……】

    【那个……】

    杜烨就一点没有炫耀的心思吗?

    不。

    这得分人。

    外面的人又不熟,别人喜欢自己,或者不喜欢自己,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他更愿意和家里人聊这些事,不是喜欢听他们夸赞,而是喜欢父母引以为荣,在亲戚朋友面前抬头挺胸的模样。

    一个在别人口里被说成“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的父母,任何人都无法了解他们承受的绝望和压力。

    幸好他们没有放弃。

    杜烨能有今天,父母对他持之以恒的培养,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

    所以让父母开心,让他们扬眉吐气,杜烨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快乐。

    奶奶高兴地又给他发红包。

    这次是悄悄发的,发了还传来语音:“奶奶给你拿钱,你在米国多玩玩,要注意安全啊。”

    杜烨这次说了声谢谢,收下了。

    奶奶这心偏的没边儿了。

    谁叫杜烨最可怜,小时候不说话也不会争抢,像个生病的小孩。奶奶打小就经常带着杜烨,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带大的。

    杜烨有了今天的出息,高兴的可不止他父母。

    每一个在他成长路上,付出过,担心过的人,都由衷的在为他开心。

    这天晚上杜烨难得发了几个大红包出去。

    群里抢的很开心。
    第(1/3)页